坊間的優秀設計|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每一則評價,都是旅人寫給空間的回信。
在民宿經營的世界裡,房客的每一句評論,都是市場給予經營者最真實的回饋,或許你曾經用心挑選家具、投入預算打造風格,卻還是收到了「照片不符」、「隔音很差」、「水沖得整間都是」這類評論;這並非努力不夠,而是忽略了設計背後那些與使用者心理和行為習慣息息相關的設計失誤,設計不只是視覺的美感,更是空間與人的對話,真正讓人留下來、回來、並願意推薦的空間,是懂得「減少不便、預期需求、創造共鳴」的設計。
澄易設計整理出在Airbnb上最常出現的負評痛點,揭開那些看似無傷大雅卻最容易讓住客失望的設計誤區,我們將以商業空間設計的專業視角,提出可立即落地的優化建議,協助您打造不只好住,更能好評如潮的民宿經營體驗。
民宿常見負評1:動線錯亂與空間擁擠,是造成住客不安與困擾的來源
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在 Airbnb 的評論中,「空間很美卻住起來不舒服」是一種極為常見的負評內容,這些評語往往源自於動線設計不良與坪效規劃失衡,即使裝潢精美,也無法掩蓋居住過程中的不便與壓迫感,對旅人而言,空間的「好住」,遠比「好看」重要。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房間擺設很漂亮,但走道超擁擠。」
- 「找不到電燈開關、浴室門一直撞到床角。」
這類評語的背後,其實反映出設計者未從使用者的角度思考空間動線、視覺引導與操作邏輯,造成旅人在入住期間產生不安與心理疲憊,進而拉低整體體驗分數。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空間坪效規劃失衡
設計師或業主在空間佈局時,常受限於美感或裝潢展示需求,將空間「填滿」各種家具,卻忽略人體基本活動空間需求,例如:床邊與牆面僅留 40cm 的通道,這樣的通道寬度會讓行李無法打開、雙人擦身而過時造成碰撞,會帶來極大的壓力感。
2、缺乏功能分區規劃
有些民宿貪圖開放感,將臥房、閱讀區、餐飲區混為一體,卻未透過色彩、地面材質或擺設手法做出明確機能劃分,反而造成使用混亂與視覺混沌,住客容易在空間中「迷失」,缺乏心理歸屬感。
3、忽略日常使用動作的流暢性
例如浴室門與床角距離過近,容易造成開關門時受阻或碰撞,又如電燈開關藏在看不見的牆角,或插座離床太遠,這些設計不良,雖細微,卻極容易造成住客的負面體驗累積。
(三) 設計建議
1、確保最小迴旋半徑與動線流暢性
- 通道預留最少 80cm,可以讓旅人攜帶行李箱自由移動。
- 主要轉身區域建議保留 100cm 半徑,如:床邊、浴室門口…等。
- 家具切線對齊與開門方向規劃,也能大幅提升動線的邏輯與安全性。
2、導入模組化與折疊式家具設計
- 使用壁掛式電視、摺疊書桌、可收納床尾椅…等設計,能大幅節省空間,讓坪效在彈性中發揮極致。
- 床底收納抽屜或升降式桌面,也能提升空間整潔與多功能性,避免雜亂與壓迫感。
3、善用地材與光線做空間分區
- 採用不同紋理的地磚、木地板或地毯來區分空間機能,如:玄關、臥室,這種做法不需要加建隔牆,也能清晰劃分功能區域,提升空間秩序感。
- 配合光源分區,如:局部燈帶、閱讀燈或牆燈,能引導旅人自然進入空間節奏,提升使用直覺。
民宿常見負評2:照明不足或燈光設計不當,導致空間氛圍錯亂,影響住宿體驗
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民宿的燈光配置,除了視覺美感之外,更深層地影響住客的情緒與舒適度,在 Airbnb 的評價中,「光線太暗」、「燈光刺眼」、「浴室燈忽明忽暗」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抱怨,往往成為扣分主因,導致評價滑落。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房間好暗,晚上根本看不清東西。」
- 「燈光打得好奇怪,床旁邊像手術燈一樣刺眼。」
- 「浴室燈光忽明忽滅,用起來很不安心。」
這些負評不只是「看得清不清楚」的問題,而是光線設計不當,打亂了使用者的節奏與情緒,讓空間氛圍變得緊張、不自然,甚至影響睡眠品質與安全感。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光源不足或光線配置失衡
許多老屋改造的民宿,往往忽略整體照明規劃,僅靠單一吸頂燈應付全室,導致牆角死角過暗、鏡子前看不清臉、閱讀區光線不均,住客難以放鬆。
2、色溫錯誤導致氛圍錯位
許多設計初學者誤以為「越白越亮越好」,但實際上,冷白光(5000K以上)容易造成神經緊繃,不適合用在休息空間上,過於強烈或冰冷的色溫,會讓空間缺乏溫度與情感連結。
3、缺乏燈光層次與使用邏輯
許多民宿僅安裝一種燈型,無法針對不同情境(閱讀、睡眠、梳妝、泡澡)做出相應照明切換,讓使用者無法主動掌控空間節奏,進而產生疲勞或不安。
(三) 設計建議
1、依空間機能分區設置不同燈源,創造光影層次
- 主燈(吸頂燈)
提供全室基本亮度,建議使用 3000K 的暖白光,有助放鬆。 - 輔燈(立燈、壁燈)
局部照明區域,如:閱讀區、窗邊、床頭,可以提升情境氛圍與柔和感。 - 裝飾燈(燈條、畫框背光)
適度運用在牆面或層架上,可以創造出空間深度與質感,提升入住記憶點。
2、控制色溫與亮度,對應不同情緒場景
- 客房 以 2700K - 3000K 暖光為主,營造睡眠與放鬆情緒。
- 化妝區或鏡前燈 建議使用 CRI > 90 的自然光燈具,還原真實膚色,提升好感體驗。
- 公共空間,如:交誼廳、餐廳則可搭配不同燈種(吊燈、斜射燈),營造多樣氛圍。
3、導入智慧燈控與分區開關
- 客房可以設置簡易按鍵式或感應式燈控系統,旅人躺在床上也能控制燈光。
- 一鍵切換閱讀、睡眠、情境模式,不僅提升便利性,更是強化「貼心感」的設計投資。
4、強化浴室照明與安全感
- 浴室需具備高演色指數的主燈 + 鏡前燈,避免陰影干擾梳妝。
- 地面建議增設間接燈源或感應式小夜燈,夜間使用更安心、貼心。
民宿常見負評3:收納規劃不當造成雜亂感,讓住客產生視覺疲勞
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在民宿經營中,「美感」與「秩序感」本是一體兩面,即使裝潢再精緻,只要空間缺乏收納規劃,行李散落、雜物外露,很快就會讓住客產生疲憊感與不安定感,這種失控的視覺壓力,不僅削弱住宿體驗,也容易留下扣分評價。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沒地方放行李,東西只好到處擺,拍照一點都不美。」
- 「櫃子太淺放不了東西,地上很快就亂七八糟。」
- 「好看的裝飾很多,但完全不知道哪裡能用、能放東西。」
這些評論都指向一個關鍵問題,就是空間缺乏「可用性」的設計思維,而這正是許多設計師與業主常忽略的盲點,只追求拍照美感,卻忘了空間是要「住」的,不是展覽品。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忽略旅人真實使用需求
許多民宿將視覺主導為設計優先,過度堆疊裝飾性傢俱與擺件,反而壓縮了真正可用的收納空間,讓住客手忙腳亂、無所安放。
2、沒有設計「收納邏輯」
衣櫃太淺、抽屜位置過低、開放層架容易積灰塵,這些看似微小的錯誤,實際使用時卻會大大降低便利性與清潔效率。
3、缺乏彈性收納設計
不同旅客(情侶、家庭、背包客)對收納的需求差異大,但許多空間設計卻一體適用、毫無彈性,導致旅人無法自在安置物品,使用感受大打折扣。
(三) 設計建議
1、設計「視線內隱藏、動線上顯現」的收納配置
- 櫃體設計應避開主要視線焦點,如:電視牆、主牆面,以維持空間簡潔度。
- 寢室內設置隱藏式收納櫃、床下抽屜或滑門層架,不僅收納充足,也可兼顧美觀。
- 墊高式床架 + 掀床收納,是小坪數客房的空間利器。
2、行李友善設計
- 提供寬 90cm 以上的行李架區,下方可置鞋、上方可吊衣,滿足旅人快速整理的需求。
- 每間房應至少配置 3 - 5 處可見可用的「收納點」,如:衣架掛鉤、櫃邊平台…等。
3、使用「留白設計」讓收納更有餘裕
- 牆面不需全部塞滿裝飾,留空處可引導視覺呼吸感,也利於未來彈性配置掛架、展示物。
- 開放式層板應限制數量,每層建議高度落在 25 - 30cm,避免視覺凌亂。
4、提供收納小物與小卡說明使用方式
- 提供簡約風格的收納籃、置物盤與備品盒,讓旅人能快速分類物品。
- 可以在房內擺放簡易收納小卡(如:「浴室備品可放此」、「此區為私人空間」)進一步提升住客秩序感與好感度。
民宿常見負評4:衛浴設計問題,隱私感與便利性缺失
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浴室門是透明的,朋友同行很尷尬。」
- 「洗澡時水會噴得整間都是,鞋子都濕了。」
- 「衛浴空間超美但超難用,毛巾沒地方掛也沒地方放東西。」
這類評價乍看之下像是小抱怨,但對於住客體驗來說卻是「最親密處的設計錯誤」,往往直接影響評分與回訪意願。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玻璃隔間不夠遮蔽,造成隱私困擾
許多業主為了追求視覺穿透感或飯店風格,選擇全透明玻璃隔間,但民宿的客群成分多元,非情侶旅客或朋友同行比例高,若無隱私遮蔽設計,很容易產生不適與抱怨,甚至造成顧客「無法使用」或需輪流離開房間。
2、排水坡度與淋浴格局錯誤,導致積水與滑倒風險
設計時若未留意排水坡度與地面材質選用(如:過於光滑的拋光磚),再加上未明確乾濕分離區,將導致「洗一次澡,整間廁所都是水」,進一步造成拖鞋濕滑、腳底冰冷、甚至摔倒的風險。
3、置物設計不符人體工學
無論是洗手台周圍的盥洗用品,還是淋浴時的沐浴乳瓶罐,若置物空間過高或過低,都會讓旅人感受到「設想不周」,這些看似小事,其實是民宿「是否站在住客角度思考」的真實寫照。
(三) 設計建議
1、兼顧美感與隱私的遮蔽方式
- 使用霧面玻璃或毛玻璃,可以保有透光與隱私。
- 對於單間入住機率高的房型,可以設置雙層拉簾作為可調式隱私層,讓住客可依人數與關係調整遮蔽範圍。
- 若空間條件允許,將衛浴獨立設置於房外(日式民宿常見),反而可強化專屬感與舒適度。
2、機能完整的乾濕分離設計
- 明確劃分「乾區」(洗手台、馬桶)與「濕區」(淋浴),中間設置至少 10cm 高的止水條與止水門檻,並搭配防滑地磚與 3000K 柔光照明,避免濕滑且強化使用安全。
- 地面建議選用抗水耐污石英磚或天然質感的仿石紋磁磚,看起來高級也方便清潔。
- 洗手台檯面建議使用石英石或人造石,一體成型可降低藏污死角,提升視覺質感與清潔效率。
3、置物架與收納設計的人性化細節
- 淋浴區可設置90 - 110cm 高的置物架或壁龕,搭配牆嵌式盥洗平台或磁吸掛勾系統,避免彎腰取物的不適。
- 洗手台上方設壁面層板或小櫃子,方便擺放個人用品與備品。
- 毛巾掛架建議設兩處以上,分別為身體與手部使用,避免潮濕雜放造成異味。
- 浴室門背後可以增設多鉤掛衣架,讓換洗衣物、毛巾、吹風機袋等都各有歸位。
(四) 衛浴空間也是品牌記憶的「隱藏據點」
衛浴雖非主要拍照區域,卻是住客停留時間最長的私密空間之一,若能在此處設計獨特巧思,如:香氛空間、造型鏡面、品牌沐浴備品或特製磁磚牆面,可以提升住客的體驗,也強化品牌記憶,例如:
- 香氛:選擇雪松、尤加利或柚香調,搭配品牌故事小卡片。
- 備品:選用質感包裝的本地品牌洗沐用品,傳達品味與支持在地。
- 牆面:可用手工磁磚或特殊質感牆漆(如:微水泥、石灰塗料)打造特色牆,增加辨識度與拍照意願。
民宿常見負評5:隔音太差,影響睡眠與隱私感
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隔音差,隔壁講電話我整晚都沒睡。」
- 「半夜有摩托車經過的聲音很大,窗戶好像是紙做的。」
- 「樓上走路聲太清楚,早上五點就被吵醒了。」
根據 Airbnb 評價分析報告指出,隔音不佳是五星變三星的主因之一,尤其對於旅客而言,「無法好好睡覺」會瞬間抹去其他所有美好印象,隔音設計,不只是建築結構問題,更是對使用者隱私與安全感的重視程度。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牆體與門板隔音係數不足
許多民宿在裝修時為了節省成本,選擇單層輕隔間、空心門或廉價塑膠板,這些材料雖然施工快速,但聲音穿透率極高,即使關起門窗,仍會讓住客清楚聽到走廊腳步聲、隔壁翻身聲,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與私密性。
2、窗戶單層玻璃未處理,無法阻絕街道噪音
若民宿座落於市區、巷口或熱鬧景點周邊,車流、店面音樂、人聲皆可能成為潛在噪音源,若仍採用單層玻璃窗,聲音幾乎無阻隔效果,尤其對淺眠型與長途飛行旅客影響更大。
3、樓板與管線設計未考慮音頻傳導
上下樓層間若未施作樓板減震層、排水系統走牆未包覆隔音材,將導致水聲、拖椅聲、走路聲傳遞清晰,讓住客有如住在公共宿舍。
(三) 設計建議
1、牆體與門的隔音優化
- 建議選擇 STC(Sound Transmission Class)值 50 以上 的建材作為牆面隔音基礎,例如:雙層石膏板內夾高密度吸音棉或玻璃纖維棉,施工厚度約在 15cm 為佳。
- 門板建議使用實心木門或隔音鋼木門,門縫處加裝 防音條 或 自動落地門擋,防止縫隙漏音。
- 可以在牆面外部增設 吸音布牆、植絨軟包牆板或吸音板,不僅能吸收反射音,也能提升整體設計質感。
2、窗戶與窗簾的隔音方式
- 推薦改裝為 雙層氣密窗(Low-E 中空玻璃),可降低室外噪音 30 - 35 分貝。
- 窗簾應選用 遮光+隔音雙層布料,長度務必超過窗框至少 10cm,並垂地以達最佳遮音遮光效果。
- 可以結合品牌風格設計專屬窗簾樣式,讓窗簾兼具實用與美感。
3、樓板減震與彈性鋪面設計
- 樓上房間建議選用 彈性地板材質或加鋪隔音地墊層,降低走動與拖拉椅子的衝擊音。
- 在室內提供 室內拖鞋,並貼心張貼輕聲提醒(建議採設計感手寫卡片方式呈現),可以在不影響體驗的情況下建立良好共識。
(四) 聲音 = 情緒的觸發器
聲音是空間中最容易被忽略,卻也是最能在潛意識中影響感受的元素,好的隔音不只是為了讓住客睡好,更是一種尊重與體貼,許多五星民宿的高評價來自一句話:「晚上非常安靜、睡得超好,」這就是聲音設計的價值所在。
當住客在白天被大自然療癒、晚上被寧靜包圍,心理上會更容易建立「這是一間可以再來的民宿」印象。
民宿常見負評6:網站上的照片與實際入住時落差太大,導致失望感
坊間的優秀設計|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一) Airbnb 常見負評語彙
- 「照片超美,但現場有點舊、還有點霉味,感覺差很多。」
- 「明明以為有窗,結果是拍照角度騙人的。」
- 「圖上有浴缸、開放廚房,結果根本是共用的。」
這類評價在 Airbnb 的評論系統中經常出現,影響的不只是分數,更是民宿品牌的誠信形象,當住客因設計呈現與實際感受不一致而產生情緒反彈時,即便空間條件本身不差,也會大幅降低其整體體驗分數。
(二) 設計失誤解析
1、過度包裝、缺乏誠實呈現
為了吸引目光,許多業主在上架 Airbnb 時會請攝影師以廣角鏡、濾鏡與修圖強化空間氛圍,甚至透過刻意取景「避開缺點」或以道具裝飾臨時「拼湊風格」,這些方式短期內可能有效吸睛,但卻會讓旅客一踏入現場時就產生「被欺騙」的認知落差,瞬間反轉為負面評價。
2、忽略細節維護與空間真實性
即使最初設計漂亮,若後續缺乏維護機制,牆角發霉、傢俱刮痕、光線暗淡,這些細節也會讓空間質感大打折扣,尤其照片若未更新,讓旅人以為自己會入住「過去版本的美好空間」,實際卻是「老舊未整理」,將引爆極大的失望與抱怨。
(三) 設計建議
1、導入定期維護 SOP:設計需要管理才能持續發光
- 建議設立 每月一次的「五感巡檢表」,由營運團隊或清潔人員檢查牆面、傢俱、燈具、氣味…等項目,不只看得見的美感,也照顧聞得到、摸得到的體驗感。
- 針對常見的磨損項目(例如:木椅掉漆、床架鬆動、窗簾勾破裂),事先準備替換備品,建立小修即修的流程,避免小缺陷變成大扣分。
- 每半年進行「空間健康檢查」,檢查燈光照度、隔音效果、濕氣處理、收納耐用性…等,不僅避免負評,也有助延長空間壽命與營收效益。
2、拍攝實景環境照:誠實美學才是品牌競爭力
- 拍攝空間照時應採取 「情境式真實呈現」,如:打開窗簾自然採光下的實景、旅人正在使用的狀態(如:沖泡咖啡、泡澡)、夜晚開燈後的氛圍感,這些都比「過度濾鏡的空無畫面」更有說服力。
- 拍攝時明確註明設施的可使用狀況,例如「開放式廚房僅供微波加熱」「浴缸僅限指定房型使用」,降低錯誤期待。
- 空間照片應每年更新一次,尤其有改裝、添購新家具、更新風格後,務必同步更新訂房網站或民宿官網上的內容,避免因圖片老舊造成體驗錯位。
3、設計與體驗一致:讓「照片」成為住客旅程的延伸而非反差
- 空間設計的每一個場景,都應能被自然地轉化為「被拍照」的焦點,也就是說,「拍得好看」不只是攝影技術,而是空間本身的設計素質。
- 建議在設計初期即思考「住客與照片的互動」,例如:床邊是否有自然光、閱讀角落是否好拍、色彩是否有品牌辨識度,這些都能有效縮小實際與照片的落差。
- 更進一步,將「拍照點設計」與使用體驗結合,例如:戶外浴缸配落地帷幕與森林景,既能拍美照,也真實存在;室內香氛區結合閱讀椅與音樂,即是療癒角落也能美好上鏡。
(四) 誠實設計就是最長久的行銷
對於民宿老闆而言,「空間 = 廣告」這件事越來越明確,旅人從平台點進照片的瞬間,就開始建立對民宿的信任,若空間照與實景一致,他會覺得「這間真的好」,並自願為你分享給朋友;但如果差異過大,他會覺得「這間不值這價錢」,即使其他部分表現不錯,也會因信任感破滅而選擇低分評論。
因此好的設計絕不是靠拍得好,而是靠做得真、維持得久,只有設計與照片一致,住客才願意為你打上滿分評價,也才可能一次入住後成為品牌的推廣者。
負評是最真實的設計回饋,也是蛻變的起點
坊間的優秀設計|圖片來源:Airbnb官網房源
在民宿的世界裡,沒有一間空間是「設計完就完美」的,真正成功的設計,不在於每一處都無懈可擊,而在於能否持續傾聽旅人的感受、從每一句評價中汲取微調的靈感,讓空間成為一個「與使用者共同進化」的載體。
Airbnb 的評論,不只是顧客的情緒出口,更是最接近市場實況的數據資產,它誠實、直白、毫不包裝,往往一句簡單的「找不到插座」、「浴室太透明」、「吵到整晚沒睡」背後,隱藏的不是指責,而是設計還沒對準「人性」的提醒。
真正打動人心的空間,不在於一次性的驚豔,而是能長出記憶、喚起情感、甚至被旅人主動分享與再訪的體驗,而這樣的體驗,往往就藏在設計者是否願意深入理解「使用者行為」與「真實生活習慣」的細節中。
如果您正準備全新籌備開設民宿或是舊場域想要做優化重整,我誠摯邀請您預約一場專屬的商業空間設計諮詢。
我們將從實際評論出發、結合空間心理學與旅宿體驗設計,協助您重新定義每一處關鍵接觸點,打造一間住客願意給滿分、並主動推薦的民宿。
讓設計,不只是外在美感,更是您營運中最值得信任的獲利引擎。
現在就預約設計諮詢,讓我們一起從評論的痛點,打造好評的亮點。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如何打造「一住成主顧」的民宿?設計背後的心理學原理|民宿室內設計規劃|台北商空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5大熱門民宿設計風格與實務設計技巧|民宿空間室內設計規劃|桃園商空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高質感民宿空間4大實務設計技巧|宜蘭民宿室內設計規劃|商空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民宿設計4大趨勢|民宿空間室內設計規劃|商空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月子中心設計規劃的5大技巧,打造讓產後媽媽安心的月子中心|產後護理之家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月子中心的4種色彩運用技巧|選對室內配色,讓產後媽媽舒適又快樂|產後護理之家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產後護理之家設計4大趨勢|月子中心空間設計規劃|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4種方法打造讓主人與寵物都安心的動物醫院|動物醫院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動物醫院規劃的5大地雷設計|動物醫院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動物醫院設計4大趨勢|動物醫院室內設計|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寵物友善餐廳店面設計4大趨勢|餐飲業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親子友善餐廳店面設計4大趨勢,打造高檔親子餐廳的成功方程式|餐飲業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餐飲業店面設計5大趨勢,為未來餐飲市場打造令人驚豔的空間|餐飲業室內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打造餐廳吉祥物的4種方法,讓消費者對你的餐廳印象深刻|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高級餐廳的4種香氛氣味運用技巧,打造完美的味覺與嗅覺體驗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令人印象深刻的餐廳招牌設計技巧|餐廳戶外招牌的8種設計美學|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寵物友善餐廳店面設計要避開的7大地雷設計|寵物友善餐廳設計注意事項|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親子餐廳店面設計要避開的8大地雷設計|親子餐廳設計注意事項|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餐飲業店面設計要避開的8大地雷設計|餐飲業店面設計注意事項|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餐飲業店面設計的混搭風格10大設計技巧|幫助您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店面風格|商業空間設計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親子餐廳店面設計的燈光運用與氛圍營造10大技巧|餐飲業商業空間設計|商業空間設計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親子餐廳店面設計10大設計技巧|幫助您打造適合闔家大小光臨的親子家庭餐廳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寵物友善餐廳店面設計10大設計技巧|幫助您打造受到飼主和寵物喜歡的熱門寵物友善餐廳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打造品牌風格|餐飲業餐廳設計必備的10大色彩運用法則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有效提升用餐體驗的餐廳設計8大要點|餐飲業商業空間設計
延伸閱讀:【2025最新】餐飲業如何設計出吸引客人的餐廳空間|餐廳設計10大技巧|商業空間設計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商業空間設計預算分配的10大注意事項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如何透過商業空間設計提升品牌形象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常見的 11 種辦公室裝潢風格設計,輕鬆打造公司品牌形象
延伸閱讀:辦公室裝潢設計必須知道的 8 個祕訣,打造舒適高效的工作環境
延伸閱讀:【訂製宅系列】為什麼企業老闆都喜歡訂製宅?訂製宅設計與眾不同的地方
延伸閱讀:【訂製宅系列】完美契合|訂製宅為何更受現代人喜愛?
延伸閱讀:【訂製宅系列】設計出幸福:「訂製宅」如何幫助家庭生活更加和諧
延伸閱讀:2024年最新室內設計趨勢:引領成功人士與企業老闆的生活藝術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訂製宅中的小宅房間設計|臥室設計10大設計關鍵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訂製宅中的小宅浴室設計10大設計關鍵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訂製宅中的小宅客廳設計10大設計關鍵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誰說小宅不能豪華,小坪數室內設計規劃的8大設計技巧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老屋翻新中的隔音工程12大注意事項|訂製宅設計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訂製宅設計與室內設計裝修裝潢預算分配表,一目了然理想裝潢費用
延伸閱讀:【2025最新】品味與愛的兼具|訂製宅設計中的14種寵物友善設計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寵愛你的毛孩:室內設計師的寵物居住環境改造計劃,寵物友善設計8大重點
延伸閱讀:【新手必看】2025年最新室內設計裝潢預算分配表,教您簡單抓好裝潢預算
延伸閱讀:【新手裝修攻略系列】室內裝修前你應該要做的10大基本功!讓你裝修不後悔
延伸閱讀:【新手裝修攻略系列】室內設計師 vs 統包,新手第一次裝潢到底怎麼選才對?看這篇就夠!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老屋翻新知識】泥作工程常見問題和解決方案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塑造空間的藝術|泥作在老屋翻新中的角色
延伸閱讀:【看這篇就夠】【新手裝修系列】從 0 到 1,一次就了解「 老屋翻新 / 舊屋翻新 」裝修裝潢所有流程
延伸閱讀:【專家指南】專業油漆師父不傳秘訣:油漆工程中常見的3大問題與快速解決方法,讓你不再煩惱
延伸閱讀:【專家指南】幫您挑選最合適的 油漆/特殊塗料/藝術塗料,提升室內空間質感與居住品質|油漆塗料比較與推薦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為長輩打造舒適居家空間,孝親房設計的8大關鍵要素
延伸閱讀:【2025年最新】樂齡生活的新定義,退休宅的7大實用設計
延伸閱讀:【新手裝修攻略系列】2025年室內裝修常見的10大踩雷排行榜:10大地雷設計,你踩中了哪幾個?
延伸閱讀:【看這篇就夠】【新手裝修系列】從 0 到 1,一次就了解「 新屋 / 新成屋 」裝修裝潢所有流程